游客
题文

对外交往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回答22~24題。
自8世纪中叶起,中国瓷器经南海至西亚、非洲的海路大量外销,中国以“瓷国”享誉世界,这种外销一直持续到淸代末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制瓷工艺的持续发展 B.海外市场的需求较大
C.历代政府的政策引导 D.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淸政府1759年颁布的条例规定:夷商(西洋商人)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用中国仆妇。这可以说明淸政府
①准备断绝中西贸易往来 ②关注西洋商人的安全问题
③对西洋商人有防范心理 ④具有浓厚的“华夷”观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_

下列图一是纪念《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0周年纪念邮票,图二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10周年时发的纪念邮票(局部)。从这两个条约名称上的变化,可以看出中俄(苏)双方

A.由关系恶化到关系友好 B.由不平等关系到平等关系
C.由友好结盟到不结盟 D.由军事合作扩展到经济合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世纪以来的欧亚贸易中,从前的奢侈品逐渐成为了普通商品。对引发这种变化的原因解析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
B.殖民掠夺的影响
C.亚洲部分国家变为欧洲殖民地
D.工业革命后欧洲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

A.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 B.使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C.引起了欧洲阶级关系的变动 D.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下图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的解读正确的是

16世纪的手工工场 19世纪的机器工厂 20世纪的跨国公司

A.该现象产生都离不开工业革命的推动
B.体现了经济政策由重商主义向自由主义的演变
C.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D.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②地理大发现促进新旧大陆的联系
③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④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部门
年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