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金属M的氢氧化物的结晶水合物M(OH)2·xH2O与Na2CO3的混合物共36.8g,加入足量的水后,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中不含结晶水),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9.85g,将得到的沉淀高温灼烧后,质量变为7.65g,滤液与酸作用不产生气体,若用足量的铵盐与滤液共热,则产生4.48L气体(标准状况)。
(1)滤液中n(OH)=____________mol
(2)M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3)M的氢氧化物的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M的此氢氧化物与NH4Cl置右图所示装置(玻璃片中与烧杯底部之间有一薄层水)中混合反应后,用手拿起烧杯时,玻璃片将___________________,与该反应对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图是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无机物的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Ba(NO32可用于生产绿色烟花、绿色信号弹、炸药、陶瓷釉药等。钡盐行业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BaCO3、 BaSO3、 Ba( FeO22等],某主要生产BaCO3、 BaSO4的化工厂利用钡泥制取Ba(NO32晶体(不含结晶水),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又已知:
①Fe3+和Fe2+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和9.7;
②Ba(NO32晶体的分解温度:592℃;
③KSP(BaSO4)=1.lxl0-10, KSP(BaCO3)=5.1×10-9
(1)该厂生产的BaCO3因含有少量BaSO4而不纯,提纯的方法是:将产品加入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过滤,洗涤。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提纯原理:___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酸溶时,Ba(FeO22与HNO3反应生成两种硝酸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选用的X为(填序号);

A.BaCl2 B.BaCO3 C.Ba(NO32 D.Ba(OH)2

(4)中和I使溶液的pH为4~5目的是
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述原理
(5)从Ba(NO32溶液中获得其晶体的操作方法是
(6)测定所得Ba(NO32晶体的纯度:准确称取w克晶体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的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m克,则该晶体的纯度为

(1)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
H2O
H2
CO
1
650
4
2
1.6
2.4
6
2
900
2
1
0.4
1.6
3


①实验1中以v(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第二位小数)。
②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求实验2的平常常数K,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取二位小数。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3)甲醇和氧气完全燃烧的反应可以设计为燃料电池,装置如图,该电池通过K2CO3溶液吸收反应生的CO2。则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4)CaCO3的KSP=2.8×10¯9。将等体积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该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近年来,我国储氢纳米碳管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中常伴有大量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C+____K2Cr2O7 +=___CO2↑+ ____K2SO4 + ____Cr2(SO43+ ____H2O
请完成并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
(2)甲醇是一种新型燃料,甲醇燃料电池即将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 2H2(g) CH3OH(g)△H1=-116 kJ·mol-1
①已知:△H2=-283 kJ·mol-1
△H3=-242 kJ·mol-1
则表示1mol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容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250℃
270℃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下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

请回答:
ⅰ)在上述三种温度中,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
ⅱ)利用图中a点对应的数据,计算出曲线Z在对应温度下CO(g)+ 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
③在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10L的密闭容器中,5min时达到平衡,各物质的物质的浓度(mol•L-1)变化如下表所示:


0min
5min
10min
CO
0.1

0.05
H2
0.2

0.2
CH3OH
0
0.04
0.05


若5min~10min只改变了某一条件,所改变的条件是;且该条件所改变的量是

甲醇被称为2l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4和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
CH4(g)+H2O(g)CO(g)+3H2(g)……Ⅰ CO(g)+2H2(g)CH3OH(g) ……Ⅱ。
(1)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g)通入容积为100L反应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①已知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图中的P1P2(填“<”、“>”或“=”),100℃时平衡常数的值为
(2)在压强为0.1 MPa条件下, 将a mol CO与 3a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自发反应Ⅱ,生成甲醇。
③该反应的△H0;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1mol CO和3mol H2

④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编号
T(℃)
n(CO)/n(H2)
P(Mpa)
i
150
1/3
0.1
ii


5
iii
350

5


a.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b.根据反应Ⅱ的特点,在给出的坐标图中,补画出在5MPa条件下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曲线示意图,并标明压强。

消除汽车尾气是减少城市空气污染的热点研究课题。
(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发生的反应N2(g) + O2(g)2NO(g),生成的NO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T ℃时,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6.5 molN2和7.5 molO2,在5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是5 mol(不考虑后续反应)。则:
①5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ν(NO) = ;在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 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容器中下列各项发生变化的是(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 b.混合气体的压强
c.正反应速率 d.单位时间内,N2和NO的消耗量之比
(2)用H2或CO催化还原NO可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2NO(g) = N2(g) + O2(g)△H =" —180.5" kJ·mol1
2H2O(l) =2H2(g) + O2(g)△H =" +571.6" kJ·mol-1
则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下图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2NO(g) + 2CO(g)2CO2(g) + N2(g) 中,NO的浓度[c(NO)]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

① 该反应的H0 (填“>”或“<”)。
②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 ,在右图中画出c(NO) 在T1、 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并作相应标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