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产生的O2,被同一细胞中线粒体利用,共要穿过几层生物膜( )
A.2层 | B.4层 |
C.6层 | D.8层 |
在下图中,有M、N、R、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N点开始,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
B.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
C.光照强度为R时,植物光合作用实际利用CO2的量为x+|M| |
D.当处于高CO2浓度条件时,突然把某植物从P条件移到Q条件,细胞内的C3含量暂时增加 |
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几位科学家做了几个著名的实验,这些实验都有逻辑上的严密性和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CO2,放出O2,从而更新了空气 |
B.萨克斯把绿色叶片曝光,遮光部分是作为对照处理-----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
C.恩吉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以极细光束照射,曝光是作为对照处理-----证明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D.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H2O和CO2,供绿色植物利用,分析各自放出的氧-----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H2O |
下图所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生理过程和森林合理开采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
A.蒸腾作用失水量;6 |
B.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8 |
C.矿质元素的含量;8 |
D.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6 |
叶面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面积数。据测定,当叶面指数为1时。叶片所吸收的光能约占全部光能的20%;当叶面指数为4时。叶片吸收的光能约占全部光能的70%。这表明,合理密植,适当增加叶面指数
A.农作物产量会随叶面指数的增长而无限增长 |
B.充分利用光能,可使植物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 |
C.使叶片相互重叠,遮挡,降低光能利用率 |
D.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增强,所以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