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5月1日,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召开,宣告了资本主义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而此前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是指
A.“血汗工厂”出现 |
B.工人运动兴起 |
C.卢梭发表《社会契约论》 |
D.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的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它说明当时()
A.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 B.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 D.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女王维多利亚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
结合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内容,对当今英国女王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②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③是英联邦的首脑,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④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③ |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
“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法律是指()
A.习惯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自然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