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1)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 D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
。
②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Cl2并以Cl2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实验:
(1)A为氯气发生装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瓶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写出D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装置C的作用是 。
(3)E处石蕊试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E处溶液改为石灰水,反应过程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有白色沉淀生成
B.无白色沉淀生成
C.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
(5)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处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5)用18 mol·L-1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1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溶解 ④转移、洗涤 ⑤定容、摇匀
完成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__,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
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2)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操作方法)。
(3)第⑤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操作方法)。
(4)第④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需要恢复到室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________
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________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
E.定容时加蒸馏水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①;②。
(2)A仪器的名称是,B仪器的名称是。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要加入少量的,其作用是。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指出提取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名称:①;③。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
A. 水、酒精 B. 四氯化碳、苯 C. 汽油、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