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ABC为昏线,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1—2题。
若A、B的时差与B、C的时差之比为1:2时,则E点的日出时间比D点( )
A.早12小时 B.早8小时
C.晚12小时 D.早4小时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
| A.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
| 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 |
| C.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水位不断升高 |
| D.欧洲的圣诞树销售火爆 |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下面问题。
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A.汽车零配件生产 | B.节能环保业 |
| C.服装鞋帽生产 | D.高端装备制造业 |
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
|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
|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
|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
我国某校中学生小明,经常在上学的路上观看太阳的运动轨迹。图A是他绘制的太阳视运动图,其中,SN为南北方向,PQ垂直于SN,a、b是两个不同日期的相同时刻(北京时间7:00),小明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天空中的太阳位置。据此回答下题。
小明的家乡可能位于
| A.松嫩平原 | B.四川盆地 | C.闽浙丘陵 | D.河西走廊 |
当小明在P点看到太阳处于b位置的季节时,图B中M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 B.低温干燥 | C.温和多雨 | D.高温干燥 |
2012年7月22日至8月16日,我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成功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后,抵达冰岛进行正式访问,成为我国航海史上第一艘沿东北航道穿越北冰洋边缘海域的船舶(图示)。读图,回答下题。
造成图中①、②两海域表层水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 B.洋流 | C.海陆位置 | D.大气环流 |
在“雪龙”号穿越东北航道期间
| A.“雪龙”号始终在极昼中航行 |
| B.洛阳的日落时刻逐日推迟 |
| C.北京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
| D.班加罗尔(13N,77.5E)的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
全球气候变暖,使北冰洋地区的战略地位更为重要。下列各国中,受益最大的是
| A.美国 | B.日本 | C.俄罗斯 | D.冰岛 |
《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1.27%,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结合表一回答下题。
表一:我国某省(市、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 年 |
总人口(万人) |
城镇人口比重% |
乡村人口比重% |
| 1953 |
4125.22 |
14.8 |
85.2 |
| 1980 |
5938.19 |
15.2 |
84.8 |
| 1990 |
6760.90 |
21.5 |
78.5 |
| 2000 |
7328.24 |
41.5 |
58.5 |
| 2006 |
7549.50 |
51.9 |
48.1 |
| 2011 |
7865.99 |
62.9 |
37.1 |
近30年来,该省(市、区)城市化增速最快的时间段是
| A.1980—1990 | B.1990—2000 | C.2000—2006 | D.2006—2011 |
表格数据所代表的省(市、区),最可能是
| A.北京市 |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C.河南省 | D.江苏省 |
图为某区域24小时内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下题。
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分析,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 A.③④②① | B.③②④① | C.①④②③ | D.②①④③ |
图示时期,甲地的风向将
| A.由偏西风转偏东风 | B.由偏西风转偏南风 |
| C.由西北风转西南风 | D.变化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