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体中的电子因受原子核的束缚较弱,跑到另一个物体上去,使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其中的负电荷多于正电荷,因而显出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由于其中的正电荷多于负电荷,因而显出带正电,由此物体所带的电称为“静电”,当其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火花放电现象,静电往往会带来一些不便或危害。下列做法不利于消除静电的是(    )

A.在机器设备上增加接地线
B.在地毯中夹杂0.05mm—0.07mm的不锈钢导电纤维
C.使用空气干燥机降低空气湿度
D.在干燥的季节尽量穿纯棉衣服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 感应电动机原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为12m/s;当t=2s时,物体的速度为8m/s,则从t=0到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m/s时所用时间可能为()

A.3s B.5s C.7s D.9s

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当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m
B.两物体在10s 时相距最远,在25 s 时相遇
C.乙物体运动中的瞬时速度要小些
D.全过程(0-25s 内)甲比乙的平均速度要小些

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2m,BC间的距离为l2 =3m,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则O与A的距离等于()
A. B. C. D.

一条悬链长5.6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10m/s2) ()

A.0.3s B.0.4s C.0.7s D.1.2s

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A.1∶22∶32; 1∶2∶3
B.1∶23∶33; 1∶22∶32
C.1∶2∶3; 1∶1∶1
D.1∶3∶5; 1∶2∶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