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药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3CO2↑+N2↑。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①C ②S ③K2S ④KNO3 ⑤N2
A.②④ | B.①⑤ | C.①④ | D.③④⑤ |
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主要原因是回收其中的碳电极 |
B.钠、镁等金属着火,可用CO2灭火 |
C.“雨后彩虹”和“海市蜃楼”现象的出现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
D.“加碘食盐”“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等,这里的碘、氟、硒指的是分子,钙、铁则分别是钙离子和铁离子 |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 △H<0。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图I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
B.图Ⅱ表示t0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C.图Ⅲ表示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图Ⅳ中a、b、c三点中只有b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或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
B.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 |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对应的简单氢化物沸点越高 |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主族序数越大,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 c(O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
B.常温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
C.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和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 |
D.0.1 mol•L-1Na2S溶液中:2c(Na+) = c(S2-) + c(HS-) + c(H2S) |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pH=1的溶液中:NH4+、Fe2+、SO42-、Cl- |
B.通入CO2气体的溶液中:Ca2+、I-、ClO-、NO3-、 |
C.c(Fe3+)=" 0.1" mol•L-1的溶液中:Na+、I-、SCN-、SO42- |
D.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Na+、HCO3-、Cl-、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