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A.9︰3︰3︰1 | B.1︰1︰1︰1 | C.4︰2︰2︰1 | D.3︰1︰3︰1 |
下列有关生态学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农田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
B.不同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弱 |
D.根据生态学原理制作小生态瓶时,要注意保证光照,及时换气 |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分别属于()
A.生产者、消费者 | B.生产者、分解者 | C.分解者、消费者 | D.消费者、分解者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 )
A.食物链和食物网 | B.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C.群落和无机环境 |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刺激强度的大小 | B.感受器的兴奋性 |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 D.效应器的兴奋性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