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上图是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    ]         
(2)在高等动物细胞中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填序号)
(3)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该有的结构为           。(填序号)
(4)有光的条件下,14C标记的CO2进入细胞后,首先在[3]叶绿体中发生反应,生成含14C的有机物。该有机物主要在[   ]      中彻底氧化分解成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1表示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该果蝇所产生的一个异常生殖细胞,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时,在次级精母细胞(中期)中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一个初级精母细胞X染色体上的两个W基因在_______期发生分离。
(2)若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________。
(3)图2所示是一个异常精细胞,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_______ 。
(4)果蝇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已知R、r位于常染色体上,分别控制长翅和残翅这相对性状(残翅为隐性性状),欲判断残翅果蝇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是:
先利用_______果蝇与纯合长翅且4号染色体缺失的果蝇交配,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出现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且比例为_______,则说明残翅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②_______,则说明残翅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CO2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乙是在图甲c点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CO2吸收速率
[µmol/(m2·s)]

(1)甲图表明,A、B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差异主要是______________不同。限制乙图m点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上可采取______________措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至少答出一种)。
(3)乙图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O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不产生影响,请在坐标图中用虚线画出在乙图的n点条件下测得A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速率关系的曲线图。
(5)欲通过检测CO2的释放量来判断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除澄清石灰水外,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检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通过胚胎工程建立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常用于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良种动物的筛选以及基因药物的生产等。制备转基因鼠的流程如图所示:

(1)体外受精时,人工采集的动物精子必须经过____________处理才能完成图示中的①过程,完成②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④过程中,为维持培养液pH的相对稳定,必须将培养瓶放置在__________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用______________酶处理才能获得单个细胞。
(3)图示中甲为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去核卵母细胞,⑤过程操作技术叫做_________。
(4)在上述转基因鼠的培养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胚胎工程技术有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_____________。
(5)转基因鼠只携带一个B基因,常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培育出基因型为BB的个体。

饲养动物常用的植物饲料中含有难溶的植酸钙等物质,很难被动物吸收利用,还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若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则能催化其水解成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盐等。以下是科研人员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培养基中除了添加植酸钙以外,应含有、水、无机盐等基本营养物质。
(2)为防止杂菌污染,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等进行     ,而且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呈     状态放置。
(3)接种以前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在培养皿表面形成。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4)由于植酸钙的不溶解性,使培养基中形成白色浑浊。产植酸酶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菌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是产植酸酶的理想菌株。
(5)获得目的菌以后,若要用于植酸酶的生产,还需要进行

一个正常眼色的果蝇种群由于受到射线照射,出现了两只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A和果蝇B。为研究果蝇A和果蝇B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果蝇A × 纯合正常雄果蝇→F1中40正常(♀):38褐眼(♀):42正常(♂)
实验二:果蝇B × 纯合正常雄果蝇→F1中62正常(♀):62褐眼(♀):65正常(♂):63褐眼(♂)
实验三:实验二中F1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F2中25正常(♀):49褐眼(♀):23正常(♂):47褐眼(♂)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果蝇A发生的突变是____________(显、隐)性突变,且该突变具有__________效应,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果蝇B发生的突变是___________(显、隐)性突变,该突变也具有上述类似的效应。果蝇B的突变发生在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上述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现褐眼,让果蝇A与实验二中F1代褐眼雄果蝇杂交,则褐眼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其后代出现褐眼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