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的第六个“文化遗产日”, 也是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今年国家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为“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下列对“文化遗产”认识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
“过去7年,重庆经济取得很大进步,成绩来之不易。全市经济迈上新台阶:GDP从不到2000亿增加到6000亿,7年扩大3倍多,年均增长13%。重庆在困难中崛起。”回答1—3题重庆在困难中崛起,这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B.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
C.内因是根据 | D.外因是条件 |
任何地方经济的发展,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因为
A.矛盾具有普遍性 | B.联系具有客观性 |
C.矛盾具有特殊性 | D.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 |
我们之所以强调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因为
A.矛盾具有普遍性 |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
C.矛盾具有特殊性 | D.外因是条件 |
“重庆靠着长江,在经济地理的版图上又在承东启西的位置,是个车船交汇、万商云集的地方,建成大西南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具有独特优势。”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 |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
C.矛盾具有特殊性 |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
科技进步和创新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也得益于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运用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怎样才能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理依据主要是
A.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 B.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 D.矛盾普遍存在原理 |
解决我国“电荒”问题,必须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把节电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符合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 | D.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