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反映出
A.“重农抑商”思想在汉代兴盛 | B.土地兼并是较普遍的社会现实 |
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 | D.汉初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 |
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
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
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 |
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
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 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
C.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 |
据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手工业高度繁荣 | B.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空前发达 |
C.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 | D.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