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人体通过免疫过程图,请据图回答:
(1)上图中的细胞1为 细胞,细胞3为 细胞。
(2)物质a为 ,其本质是免疫球蛋白。
(3)此过程为 免疫过程,属于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4)当机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细胞 (填数字)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物质a。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 (生理过程)。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 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
(3)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组编号 |
A |
B |
C |
D |
E |
F |
X物质的浓度(ng/ml) |
0 |
2 |
4 |
8 |
15 |
32 |
细胞内ATP的浓度(nmol/ml) |
80 |
70 |
50 |
20 |
5 |
1 |
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
1 |
3 |
10 |
25 |
70 |
95 |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②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细胞死亡率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
③若浓度为2 ng/ml的X物质注射到大鼠体内,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会受到 (促进/抑制)。
下图是用于测量生物吸收氧气量的实验装置。分别以20粒萌发的大豆或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生物材料 |
时间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
记录有色液滴的移动距离(mm) |
||||||
萌发的大豆 |
0 |
8 |
16 |
23 |
29 |
34 |
蚯蚓 |
0 |
4 |
8 |
11 |
13.5 |
15.5 |
(1)装置图中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
(2)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有色液体向 移动,移动的最大速率是 mm/min。
(3)动物呼吸和种子萌发实验都表明,在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这是因为: 。
(4)仓库在保存种子的时候,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及目的是()
A.干燥、高温,降低光合作用B.干燥、低温,抑制呼吸作用
C.潮湿、高温、降低蒸腾作用D.潮湿、低温,促进呼吸作用
在有氧气和ATP的条件下,荧光素酶能催化荧光素的氧化而发出荧光。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荧光素甲溶液,荧光素乙溶液,荧光素酶A溶液,荧光素酶B溶液,ATP溶液
(1)现欲探究“不同的荧光素酶是否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请完善实验思路。
实验步骤:①取4支试管,编号1、2、3、4;
②1、2号试管加入适量荧光素甲溶液,3、4号试管加入等量荧光素乙溶液
③ 号试管加入适量荧光素酶A溶液, 号试管加入等量荧光素酶B溶液;
④ 。
⑤在暗处观察各试管是否发出荧光。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实验结果为 ,则支持“不同的荧光素酶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否则不支持“不同的荧光素酶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该实验思路也可用于探究酶的 特性。
(2)神经细胞中的ATP合成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生理过程),该过程的场所是__ __。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
(3)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
(4)用○□三种符号分别表示磷酸、核糖与腺嘌呤,试写出这三种分子在ATP中的连接方式
在利用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方法测定紫色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浓度实验中,将紫色万年青的叶表皮细胞分别浸入不同浓度(A~F)的硝酸钾溶液中。5min后,观察各叶片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结果如下:
叶片表皮细胞 |
A |
B |
C |
D |
E |
F |
硝酸钾溶液/ (mol·L-1) |
0.11 |
0.12 |
0.125 |
0.13 |
0.14 |
0.50 |
质壁分离程度 |
未分离 |
未分离 |
开始分离 |
分离 |
显著分离 |
显著分离 |
质壁分离复原 |
未复原 |
未复原 |
自动复原 |
自动复原 |
被诱导复原 |
不复原 |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质壁分离指的是___________。分离后,在该实验中,质壁之间充满的是_________。
(2)在C和D的浓度下,叶片表皮细胞发生的质壁分离会自动复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在F浓度下,当叶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用清水不能使其复原,原因是____________。
(4)根据该实验结果,万年青叶片表皮细胞的浓度约在____________之间。
回答有关实验的相关问题
Ⅰ.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
培养液/mL |
无菌水/mL |
酵母菌母液/mL |
温度(℃) |
A |
10 |
- |
0.1 |
20 |
B |
10 |
- |
0.1 |
5 |
C |
- |
10 |
0.1 |
20 |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 x lmm x 0.l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 个。
Ⅱ.根据教材中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回答有关问题。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_____________。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此实验中用的是___________。这种方法一般用于__________的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