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并将处理后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证明R型菌的生长不需要外源DNA |
B.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
C.证明D![]() |
D.直接证明DNA酶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 |
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O2的消耗速率和CO2的产生速率如下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 |
a |
b |
c |
d |
e |
CO2产生速率(mol·min-1) |
1.2 |
1.0 |
1.3 |
1.6 |
3.0 |
O2消耗速率(mol·min-1) |
0 |
0.5 |
0.7 |
1.2 |
3.0 |
A.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氧浓度为b时,较适宜于苹果的储藏
C.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为0.7 mol·min-1
D.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无氧呼吸
如图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关系。下列有关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b代表光下植物干物质积累量 |
B.m的大小与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有关 |
C.n点之后植物吸收CO2的量不再增加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 |
D.若植物长期处于光照强度为![]() |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右图状态, a、b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
A.a>b,细胞吸水 |
B.a =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
C.a<b,细胞失水 |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
如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是()
A.细胞膜、高尔基膜、线粒体膜、核膜 |
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
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
下列有关ATP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TP分子脱去了两个磷酸基以后的剩余部分就成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中的一种 |
B.ATP与ADP的转化过程不是可逆反应 |
C.ATP称为高能化合物,是因为第三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释放能量 |
D.催化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