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凤眼莲原产南美州,作为人侵生物对我国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科研人员对生
长于江苏南京的凤眼莲进行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通过实验测得凤眼莲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
实验时间为8月某晴天上午9时进行,此时自然光强度为500±50 μmol/(m2·s)。

(1)据图分析,当光照强度从饱和点2458[μmol/(m2·s)]到2800[μmol/(m2·s)]时,叶片光合速率仍没有明显下降,说明凤眼莲对强光环境            ,与原产地相比较,该地区凤眼莲光合强度主要限制因素是            。据图二,凤眼莲最适光合温度范围为              。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主要表现在光合作用的              阶段。
(2)科研人员对生长该地的凤眼莲、玉米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测量,获得如下数据:

 
凤眼莲
玉米
光饱和点μmol/(m2·s)
2458±69
2550±37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m2·s)
34.50±O.72
30.36±O.42
光补偿点μmol/(m2·s)
20.25±2.60
29.75±2.42

与玉米相比较,能充分说明凤眼莲生长较快的原因有:
①最大净光合速率高,强光条件下能大量积累有机物;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所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据图回答:

⑴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
⑵若③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③是
⑶若②为多聚体,且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则②是
⑷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是

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每格2分 共8分)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
(2)图中④的名称是;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
(3) 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__。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蓝藻是(填字母 )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具有

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SARS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抗体浓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是___,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调节。
(2)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SARS病毒,请在乙图中画出其体内抗体变化曲线。此时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途径是_____。(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3)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转录酶,说明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从遗传物质分析,研制SARS疫苗困难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_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___ (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_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___,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___,表明部位d受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