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
| B.NO可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 |
| C.不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
| D.SO2的大量排放会引起酸雨 |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下列实验细节处理正确是
| A.配制FeCl3(aq):称取一定质量的FeCl3(s),加水溶解,再加入稀盐酸酸化 |
| B.钠与水的反应: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烧杯,再滴入两滴酚酞试液,最后加入水 |
| C.析出溶质晶体:接近饱和的热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
| D.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aq) |
实验室里气体的除杂或尾气的收集,选用装置正确的是
| A.干燥Cl2 | B.吸收HCl | C.干燥H2 | D.吸收NH3 |
常温常压下NO2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54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一氧化氮 |
硝酸 |
转移的电子 |
|
| A. |
1mol |
2NA |
|
| B. |
11.2L |
1mol |
|
| C. |
63g |
2mol |
|
| D. |
1mol |
NA |
常温时向某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其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Ag(NH3)2+、K+、Cl-、OH- | B.S2-、Na+、Cl-、ClO- |
| C.Al3+、K+、SO32-、S2- | D.Fe3+、Na+、Cl-、SO42- |
由反应:①Tl3++2Ag→Tl++2Ag+;②Fe+Cu2+→Fe2++Cu;③2Ag++Cu→Cu2++2Ag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氧化性:Ag+>Tl3+>Cu2+>Fe2+ | B.还原性: Fe>Cu>Ag>Tl |
| C.氧化性:Tl 3+>Ag+>Cu 2+>Fe 2+ | D.还原性: Tl +>Ag>Cu>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