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划两处)。
元 方 入 门 不 顾.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相委而去 ( )
③下车引之 ( ) ④元方入门不顾 ( ). 用原文句子填空
① 客人发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客人不守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表明客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古代像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请试举出两个来。例如:王冕四岁作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目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①便要还家( )②无论魏晋( )③寻向所志( )翻译下列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渔人遇桃源,“处处志之”,却“不复得路”,你认为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
附加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折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知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②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③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释】:①媒:介绍,夸耀。②屣(xǐ):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③鸣:申诉,控告。解释句中划线词的意义。
(1)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延:___________
(2)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信:___________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完这个故事,你对故事中的医生有何评价?
6山市下列各组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相顾惊疑/顾此失彼 | B.始悟为山市/恍然大悟 |
C.惟危楼一座/危机四伏 | D.中有楼若者/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答: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从孤塔耸起到□□出现为初生阶段;□□出现为发展阶段;□□出现是高潮阶段。(用原文词语填空)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蒲松龄根据目击者的叙述,生动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 |
B.文中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
C.文中划线句子“始悟为山市”是一句描写中的抒情,有点题作用。 |
D.因为当时科学不发达,当时的人们不能用科学道理来解释山市这一自然现象,所以把当时的人们把“山市”称为 “鬼市”。 |
附加题
颜渊、季路言志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敝之而无憾 (2)朋友信之划分句子节奏。
愿 车 马 衣 裘 与 朋 友 共 敝 之 而 无 憾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从颜渊、季路的话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性格是:
颜渊:季路:
自山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沿溯阻绝哀转久绝 | B.至于夏水襄陵每至晴初霜旦 |
C.则素湍绿潭留蚊于素帐中 | D.自非亭午夜分自山峡七百里中 |
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