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缩小反应容器容积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 | B.④ | C.③ | D.④⑤ |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
B.c (H+)=1.0×10-7 mol/L的溶液 |
C.c (H+)="c" (OH-) |
D.pH=3的酸与pH=11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
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氯化氢 | B.氢氧化钠 | C.一水合氨 | D.酒精 |
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
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
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 |
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4Fe(OH)2+2H2O+O2=4Fe(OH)3 |
B.2Fe+2H2O+O2=2Fe(OH)2 |
C.2H2O+O2+4e=4OH- |
D.Fe-3e=Fe3+ |
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H为()
A.△H>O | B.△AH<O |
C.△H=O | D.无法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