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表面覆盖的牙釉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部分,起着保护牙齿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酸钙[Ca5(PO4)3OH]。在牙齿表面存在着如下平衡:
Ca5(PO4)3OH(s) 5Ca2+(aq)+3PO43-(aq)+OH-(aq) Ksp=6.8×10-37 mol9·L-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残留在牙齿上的糖发酵会产生H+,经常吃糖易造成龋齿 |
B.由上述平衡可知,小孩长牙时要少吃糖多补钙 |
C.若减小OH-的浓度,上述平衡将向右移动,Ksp的值相应增大 |
D.使用含氟牙膏能防止龋齿,是因为Ca5(PO4)3OH(s)转化为更难溶的Ca5(PO4)3F(s) |
[ Ca5(PO4)3F(s)的Ksp = 2.8×10-61 mol9·L-9]
下列关于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
B.大量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并迅速离开现场 |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
D.金属钠着火时,可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
B.胶体不稳定,静止后容易产生沉淀 |
C.胶体的分散质颗粒可以透过滤纸 |
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浊液、胶体、溶液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O2的摩尔质量是64g |
B.18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
C.在标准状况下,20mL NH3与60mL O2所含的分子数比为1:3。 |
D.将40g 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 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 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 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 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⑤④ | B.①②③⑤④ | C.②③①![]() |
D.③⑤②①④ |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 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A.0.1mol | B.0.2mol | C.0.3mol | D.0.4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