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利用CO2,目前已引起各国普遍重视。
(1)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500℃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 。
实验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1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是改变温度时H2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
     热(填“吸”或“放”)反应。
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保留两位小数)。若提高温度到800℃进行,达平衡时,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500℃达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ω为       
(2)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2CO+O2,CO可用作燃料。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则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____   ___。
Ⅱ.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CO和H2)合成二甲醚(CH3OCH3),其三步反应如下:
1.                   2H2 (g)+CO(g) CH3OH (g)          ΔH=-90.8 kJ·mol-1
② 2CH3OH(g) CH3OCH3(g)+H2O(g)    ΔH=-23.5 kJ·mol-1
③ CO(g)+H2O(g) CO2 (g)+H2(g)       ΔH=-41.3 kJ·mol-1
(3)总合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  
(4)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上述总反应达到平衡时,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5)已知反应②2CH3OH(g)  CH3OCH3(g)+H2O(g)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c / mol·L-1
0.44
0.60
0.60

此时,v (正) _____ v (逆) (填“>”、“<”或“=”)。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填空(假设每一步反应的反应物均恰好反应完)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当有3.2 g气体产生时,消耗淡黄色固体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固体增重_______g;
(2)写出反应②、③、④的离子方程式:


有一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Cu2、NH、Al3、Fe3、Mg2、Na、K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滴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过氧化钠,有无色气体放出,且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过氧化钠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可用右图表示。

试推断: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蜘蛛丝和细菌纤维素纤维是典型的纳米纤维。较细的蜘蛛丝直径还不足100纳米,是真正的天然纳米纤维。美国与加拿大的科学家合作,采用蜘蛛基因,利用仿生技术,成功地仿制出人造蜘蛛丝,其强韧性能优于钢材。
(1)纳米纺织材料凭借其内部所特有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从分散系的角度看应该属于______。
(2)纳米是长度单位,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具有不同的性质,如果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对“纳米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纳米铜”与铜片还原性相同
B.“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电子
C.“纳米铜”比铜片的氧化性强
(3)钢铁在人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钢铁因腐蚀造成的损失全球每年高达7000亿美元,目前钢铁被腐蚀的主要形式是吸氧腐蚀,其正极发生________反应,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少这种腐蚀,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有哪些防腐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填两种措施)。

“9·11”,美国世贸大厦轰然倒下,在清理废渣中,人们发现有很多石棉。石棉是一种具有压伸强度大、柔韧性强、耐热、耐火、耐酸碱腐蚀,而且价格低廉的硅酸盐。石棉有毒,能使人患肺癌。
(1)有一种石棉叫做矿青石棉,其化学式为Na2Fe5Si8H2O24。写成氧化物形式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硅酸镁是一种胃病患者常用的抑酸剂,试写出三硅酸镁(Mg2Si3O8·nH2O)中和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玻璃的原料之一是正长石KAlSi3Oxx是__________,以氧化物形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及铝合金经过阳极氧化,铝表面能生成几十微米的较厚的氧化铝膜。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法对铝片表面进行氧化处理。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a.铝片的预处理,取出一定大小的铝片,依次用苯、酒精擦洗铝片的表面;
b.用水冲洗经有机物擦洗的铝片,浸入60~70 ℃的2 mol·L-1的NaOH溶液中,以除去原有的氧化膜,约1 min后,取出用水冲洗干净,再用钼酸铵溶液处理以抑制电解生成的氧化铝被硫酸溶解;
c.阳极氧化,以铅为阴极,铝片为阳极,以硫酸溶液为电解液,按照如图连接电解装置,电解40 min后取出铝片,用水冲洗,放在水蒸气中封闭处理20~30 min,即可得到更加致密的氧化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苯和酒精擦拭铝片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片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电解时电子从电源负极→导线→铅极,铝极→导线→电源正极
B.在电解过程中,H向阳极移动,向阴极移动
C.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基本不变
D.电解时,铝片为阳极,被氧化

Ⅱ.另一小组针对铝表面保护膜的保护作用展开了研究,他们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尽管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使铝与其周围的介质(空气、水等)隔绝,对铝制品起到保护作用,但铝制容器仍不能长期用来盛放和腌制咸菜。究其原因,该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以探究其中的原因。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


编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取一小片铝片于试管中,加入1.0 mol·L-1的盐酸2 mL
30秒时开始有少量气泡,然后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最后铝片消失
2
取一小片铝片于试管中,加入0.5 mol·L-1的硫酸2 mL
55秒时开始有少量气泡,然后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最后铝片消失
3
取一小片铝片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铜稀溶液
3分钟左右表面产生少量气泡,且铝表面析出一些红色固体
4
取一小片铝片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稀溶液
一直没有明显的变化

你认为实验1、2中盐酸和硫酸的浓度分别为1.0 mol·L-1、0.5 mol·L-1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该实验现象,你认为铝制容器不能长期盛放和腌制咸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