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下列反应可在线粒体中发生的是
①C3H6O3(乳酸)的生成 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③氧气的生成
④水的利用 ⑤二氧化碳的生成 ⑥ATP的生成
A.①②⑤⑥ | B.②④⑤⑥ | C.①②③⑤ | D.②③⑤⑥ |
下列对右图曲线a和b“可分别代表”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DNA含量和ATP量 |
B.细胞分化程度与全能性表现能力的变化 |
C.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 |
D.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蛋白质种类和干重的变化 |
下面是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正确的思路是
A.在进行对花生子叶的脂肪染色时,若发现整个视野范围都呈现橘黄色时,可用盐酸洗去浮色 |
B.在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若发现色素带颜色过浅,可用增加划滤液细线的次数来增加颜色 |
C.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越大,表示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
D.在测定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时,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鉴定CO2的生成 |
下列①~④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①图中,X因素可能是CO2 |
B.③图中,阴生植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的低 |
C.④图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
D.②图中Y因素最有可能代表光照强度 |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线粒体中可发生C6H12O6→C3→O2 |
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
C.叶绿体和线粒体进行的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
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地进行 |
下列有关细胞相关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相同的反应能产生更多类型的产物 |
B.在植物体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
C.在植物体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既可以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
D.光照密闭瓶中的植物,在瓶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发生变化时,植物叶肉细胞中ATP的转移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转移到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