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反映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制定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明何者较为适当?
|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
|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
| C.三者立论互异,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
|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根据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
秦始皇被不少史学家视为“千古一帝”。下列各项中,属于秦始皇开创的第一有
①第一次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②第一次进行全国文字统一工作
③第一次统一全国的度、量、衡
④第一次组织统一的科举考试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
|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 D.新型工厂制产生 |
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 A.美苏争霸 |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一份文献中分析道:“过去国家对企业管得太多太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下列文献中最早可能阐述这一观点的是
| A.1958年《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
| B.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 C.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 D.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1949年,斯大林70寿辰,法国共产党专门派人请毕加索为斯大林画了一幅肖像以表祝寿。毕加索以反传统绘画技法完成这幅作品。此画:
| A.域中有诗,歌颂伟人 | B.色彩艳丽,光彩照人 |
| C.真实反映领袖的光辉形象 | D.视觉异常,有支离破碎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