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经培育获得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在医学研究及相关疾病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
B.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细胞内是否成功表达 |
C.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内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 |
D.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克隆),可以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
B.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
C.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
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 |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和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都有助于缓解生物间的竞争 |
B.外来物种入侵某生态系统后形成一个种群,可能会造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 |
C.研究物种丰富度只能在群落层次进行,在种群和生态系统层次中均无法研究 |
D.流入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
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曾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储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加 |
B.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
C.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1.3% |
D.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 |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图中b=h+c+d+e+f+i |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 |
C.“草→ 兔→ 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e |
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
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从荒废路上开始的演替 | B.从荒废农田开始的演替 |
C.从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 | D.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