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进食摄入的六大营养物质中,一些做为细胞再生的原料,一些为人体提供活动的能量,另一些则肩负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的重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油脂使人肥胖,进食时要避免摄入脂肪 |
B.维生素只存在于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 |
C.人体必须铁、锌、碘、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偏食、挑食不利于其适量摄入 |
D.蛋白质在人胃肠里转化为氨基酸,又全部重新反应生成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
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M,其燃烧的方程式为M+3O22CO2+3H2O,则该化合物是()
A.由二氧化碳和水组成 | B.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
C.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 D.分子式为C2H5OH |
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10:11 D.31:44
2008年4月8日安徽省阜南县一所小学又发生一起误把亚硝酸钠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A.SO2 | B.NH3 | C.N2 | D.NO2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
D.探究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