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2011年已经走过了34年.34年间,高考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之变也折射出社会之变。这里的“折射”是说( )
A.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C.部分与整体相互依存 | D.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相互联接 |
下列图象中,x轴表示个别劳动生产率,y轴表示单位商品价值量,其中正确反映两者关系的是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③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④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因为改变了
A.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 B.该商品的价值量 |
C.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 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
20年前,手机称“大哥大”,买一部要花2万多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薪者20年的收入。最近,小薇只用300多元便买了一部,仅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者一周的收入。手机价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A.厂家数量增多使产品供应量增大 |
B.商家采用了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 |
C.科技进步增加了商品的技术含量 |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
在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A点形成通货膨胀,在B点形成通货紧缩 |
B.在A点形成通货紧缩,在B点形成通货膨胀 |
C.在A点形成买方市场,在B点形成卖方市场 |
D.在A点形成卖方市场,在B点形成买方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