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1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人口日,主题是
A.人口、发展与环境 | B.和青年人一起行动 |
C.面对70亿人的世界 | D.每个人都很重要 |
2008年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50个基点,再创中国自1984年设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的新高。这
①是国家利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②是在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条件下实施的政策③目的是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④有利于控制过快增长的信贷规模,抑制房价上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2007年“涨”字当头,粮、油、蛋、肉等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创下了历史新高,群众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抑制价格持续上涨的呼声很高,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
①尊重价值规律,充分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②及时了解市场供求变化,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生产经营③强化宏观调控措施,扩大市场供给,保障广大生产者的利益④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以价格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十一五”时期,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国家之所以在分配领域采取上述措施,是因为
①加强宏观调控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③公平是效率的基础,实现权利的公平,能够促进效率的提高④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A.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07年12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上海表示,“民工荒”从珠三角蔓延到中西部,意味着经济发展过程中刘易斯转折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的到来。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又存在着部分劳动力富余的问题,这一现象说明
A.市场机制已经失灵,这一矛盾需要运用计划机制调配劳动力资源来解决 |
B.这一矛盾应该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相结合来解决 |
C.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这一矛盾只能靠宏观调控来解决 |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矛盾只能完全依赖市场调节来解决 |
面对不断涨价的猪肉,甲说:“肉价影响到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国家该管管了,我建议猪肉实行政府定价。”甲的观点
A.看到了政府干预经济有利于百姓的利益,是完全正确的 |
B.看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有合理的一面 |
C.没有看到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完全错误的 |
D.主张把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