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的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乙基对羟基的影响,使乙醇中羟基的活性变弱,电离H+的能力不及H2O |
C.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
D.苯酚中的羟基氢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醇羟基氢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固体在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
B.某无色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 |
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
D.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 |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方式。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 |
B.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
C.电解质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属于电解质 |
D.AgCl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AgCl是电解质 |
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 B.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
C.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 D.该物质一定含钾元素 |
实验室需用2mol·L-1硫酸铜溶液450 mL,配制时应选用称取硫酸铜的质量是
A.144.0 g CuSO4 | B.144.0 g CuSO4·5H2O |
C.225.0 g CuSO4·5H2O | D.250.0 g CuSO4·5H2O |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气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H2 | B.O2 | C.C12 | D.H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