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即达到稳态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蓝藻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②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③一个变形虫既可以说是细胞生命层次,也可以说是个体生命层次
④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层次,生态系统是生命层次中的一个层次
⑤除系统层次外,植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其它层次。
⑥病毒无细胞结构,故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A.②⑥ B.②⑤⑥ C.③⑥ D.①⑥

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

A.空白对照 B.自身对照 C.相互对照 D.条件对照

下列有关酶的四个实验设计,其中最科学、严谨的是()

实验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步骤
A
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实验组:2mL3%H2O2溶液+l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后观察
对照组:2mL3%H2O2溶液+lmL蒸馏水,保温5min后观察
B
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l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对照组:2mL3%蔗糖溶液+l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C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
含有血渍的布块+2mL洗衣粉溶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5℃,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向三支试管中各依次加入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lmL不同pH的缓冲液,lmL新鲜唾液,在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后,斐林试剂检验

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存在于沉淀中
B.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
C.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
D.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SDS掩盖不同蛋白质间电荷差别,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分子的大小。

下图曲线表示一种酶在某种不同处理条件下催化某反应时反应物的剩余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造成a、b、c曲线不同的原因不可能是()

A.温度不同
B.pH不同
C.酶浓度不同
D.反应物浓度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