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在盟约中提出: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这反映了
①强调嫡庶区别 ②限制诸侯权力
③维护宗法分封 ④齐桓公成为天下共主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是指哪一时期
A.商周时期 | B.春秋战国时期 | C.秦汉时期 | D.隋唐时期 |
孔子修订《春秋》时,同记战争,有伐、征、侵等区别;同记杀人,有杀、弑、歼等不同表达方式,这被称为“春秋笔法”。这表明
A.文字史实总带有主观因素 | B.写史者总对战争杀人津津乐道 |
C.历史是个人心态的反映 | D.非实迹史料不能反映历史真实 |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之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 B.经常巡游天下 |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抵抗周部落进攻 |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成日无所事事 |
宁夏银川郊外的贺兰山中,保存着原始先民在数千年前创造的大量岩画。其中有一些岩画已有缺损。为修补这些岩画必须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首选的方法应该是
A.查阅后人的相关记载 | B.与当地同时代的岩画比较 |
C.对照当地的民间传说 | D.搜集当地的地质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