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威海市区西北部的文教科研区,威海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等一批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坐落区内。紧临威海港和火车站,距离威海机场只有30千米,整个开发区依山傍海,空气清新,风光绮丽,环境优美。据此回答24-25题。关于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说法正确的是
①区内各企业之间都有密切的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②区内各企业之间都有密切的信息联系
③各企业由于共用基础设施而聚集在一起
④是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区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其最有利条件是
A.临近黄海,水运便利 | B.临近大学,科技力量雄厚 |
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 D.气候宜人,地形平坦 |
读下图,回答题。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水源 | B.地形 | C.光照 | D.土壤 |
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土壤 |
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
A.太阳能、水能 | B.风能、石油 | C.太阳能、石油 | D.水能、天然气 |
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题。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 B.雨热同期 | C.冬季河流结冰 | D.水运发达 |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
读下图,回答以下题。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 B.灌溉水源充足 |
C.光热条件好 | 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
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相比,北德平原小麦种植区分布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壤肥沃多冻土 | B.类似三江平原的沼泽多 |
C.日照时间短,热量不足 | D.以水稻种植为主 |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题。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
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
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④地—水库大坝 |
C.①—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一水土保持林 |
D.①—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题。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