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宋明理学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维护统治的稳定。研究宗法制度可考察:

A.长城遗址 B.曲阜孔庙 C.陕西黄帝陵 D.京杭大运河

下图是分别收藏大陆和台湾的《富春山居图》有分离60 余年后,于2011年6月1日在台湾合作开展的开幕式场景,外电评论说从“未有一幅画,如此拨动两岸亿万同胞的心弦”。对其主题 “山水合壁”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画展之所以万众瞩目,因为此画见证了两岸同根、折射出同胞的悲欢;
②“山水合壁”折射出中华文化对‘圆满与和谐’的不懈追求;
③画展的成功开幕昭示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时代大潮;
④此次残画的破镜重圆标志着阻碍两岸交流的“人为障碍之墙”最终崩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说:“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以下符合材料观点的选项是

A.认为民生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B.政府可通过发展经济来改善民生
C.主张土地国有,国民共享 D.实现民族独立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

林琴南(1852—1924年),即林纾,不懂外文却翻译了170多部外国文学著作,确立了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光绪辛丑年,林琴南“恶其名不典”,把《汤姆叔叔的小屋》易名为《黑奴吁天录》。他真正的动机是

A.纠正斯托夫人给小说取名的不当 B.林纾“不谙西文”,故作典雅
C.“触黄种之将亡”,爱国保种 D.声援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

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天下郡国利病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