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
A.变法 | B.革命 | C.民主 | D.科学 |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一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一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一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一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A.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
B.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
C.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
D.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
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单位:亿元(人民币)】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年份 |
国家财政总支出 |
国防费支出 |
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 |
1951 |
122.49 |
52.64 |
42.97 |
1953 |
220.12 |
75.38 |
34.24 |
1955 |
269.29 |
65.00 |
24.14 |
1957 |
304.21 |
55.11 |
18.12 |
A.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B.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C.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
下图为上海滩最早刊登的抗日宣传广告:把绘有铁路干线的东北三省地图作为主图案,其上部还印有“请国人注意东北形势”字样,右侧绘有一个巨大的叹号;叹号两侧是“外侮日寇”四个美术字。广告的中右部印有“国人爱国,请用国货”字样。通过该广告,可以判断()
A.九一八事件之后中日民族矛盾加剧 |
B.全面抗战时期国人民族危亡意识的增强 |
C.国共已就合作抗日达成共识 |
D.掀起了全民族的抗战浪潮 |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
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
墨子主张“尚同”,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没有共同的“义”,这种主张作用与下列哪些思想家观点相似( )
A.荀子庄子 | B.韩非子孟子 |
C.老子董仲舒 | D.韩非子董仲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