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
A.格物致知 | B.心即理也 | C.发明本心 | D.致良知 |
唐朝前期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当时所有以皇帝诏敕形式颁行的政府诏令,既须皇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并经政事堂盖印,否则便不具有合法性。由此可知()
A.皇帝与宰相的权力都受到了限制 | B.政事堂会议形成了民主政治的雏形 |
C.朝议制度减少了君主的决策失误 | D.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 |
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户口检查。“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并奖励人民互相举发,凡亲属自“大功以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其目的是()
A.扩大统治基础 | B.杜绝人口瞒报的现象 |
C.抑制土地兼并 |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人 |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新颖的,最适合于时势的。……但法家之学,亦有落伍之处。……社会的利益,彻头彻尾,都可用国家做工具去达到,就有将国权扩张得过大之弊。这里的“落伍之处”是指()
A.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利益 | B.维护专制君权而弱化了礼仪制度 |
C.强化中央集权而削弱了地方权力 | D.注重严刑酷法而淡化了道德教化 |
1993年,全世界最受关注的100部影片中有88部是美国片;两家美国组织和两家欧洲组织控制了全球范围的新闻收集和新闻传播。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发展中国家面临新霸权挑战 | B.文化输出成为经济增长点 |
C.文化价值观已出现同化趋势 | D.舆论宣传得到了各国重视 |
非洲独立解放运动先驱、几内亚第一任总统艾哈迈德·塞古·杜尔曾经说:“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这一口号清楚地表明了当今时代的一个矛盾和问题———()正在一个在其他方面均日趋统一的世界中迅速发展。这个问题也可直接归因于欧洲的影响,因为()起源于欧洲,并随着欧洲的扩张而传播到全世界。括号中省略的最有可能是()
A.民族主义 | B.资本主义 |
C.全球化 | D.民主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