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分)研究人员对取自高等植物、动物、原核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甲、乙、丙、丁、戊) 进行形态观察和物质分析,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请据表作答:

(1)   取自高等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2)   取自动物,判断的依据是   
(3)   取自原核生物,判断的依据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三个样品A.B.C的细胞结构,观察到细胞结构a~e(+:存在;—:不存在)具有下列特征:a.b.c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上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d.e都是细胞器。

细胞结构
a
b
c
d
e
A





B





C





(1)试样A.B.C分别是菠菜叶.大肠杆菌.鼠肝中的一种,则A是___________,
B是,结构d是,结构e是
(2)生物界中其细胞内同时具有a.b.c.d.e五个结构的生物是
(3)a.b.c.d.e中不含RNA的细胞器有(用字母表示)

棉花植株具有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顶端优势现象。书本对该现象的解释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验证这一解释。
材料用其:正常生长的棉花植株多株.10一2mol/L 生长素溶液足量,其它需要的用具自选。方法步骤:
①取10组等量且同样大小.健壮的棉花植株

③将10 组棉花的顶芽全部去掉。

⑤观察并记录
预期结果:

植物的生理活动受各种因素影响,某阳生C3植物光合作用如右图所示

(1)若适当降低温度,则Y点应向________移。若曲线表示阴生植物,则Y点应向________移。若横坐标为CO2浓度,曲线表示C4植物,则Y应_______移。
(2)某同学用该植物做水培实验,培养液完全标准配制,且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补充。第一周长势正常,第二周出现缺素症状且越来越严重,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
第三周全株萎蔫,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植物缺素症以缺N为最常见,如缺N则________(老叶/新叶)先出现缺素症状。

在研究细胞周期时,可以用 BrdU进行标记。将细胞置于含有BrdU的某种培养基中培养,当细胞的DNA复制时,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人到DNA的子链中。将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中期细胞进行常规制片,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由于掺入BrdU的情况不同,着色的深浅也不同:在染色单体中,若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使DNA双链螺旋程度降低,从而着色浅。请分析回答:
(1)若观察到置于含有BrdU的某种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胞中所有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着色深,则该细胞正处于第个细胞周期的中期。
(2)若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着色深、一条着色浅,则该细胞正处于第个细胞周期的中期。判断的理由是
(3)科学研究表明,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部分交换。若用显微镜观察,如何判断姐妹染色单体已发生了部分交换?答
(4)皮肤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皮肤生发层细胞。
(5)当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将可能有以下三种变化:①继续进人下一个细胞周期;②暂停分裂,但保留分裂能力;③停止分裂,分化成特定功能的细胞。癌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B细胞分别属于哪一类型?(填序号)

人类各种癌症中的关键基因之一是原癌基因。其突变后表达的产物是G蛋白。当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与生长因子结合后,G蛋白将信号经图中的过程①形成转录激活剂,激活剂激活、启动过程②③,形成大量物质D,导致细胞周期启动并过度分裂(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生理过程)。

(1)癌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过程②、③合称为
(2)G蛋白与GTP作用后获取能量,变为转录激活剂。GTP与ATP都是能源物质,参照ATP的命名方法,请写出GTP的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过程中,均需要解旋酶的过程是(填序号)。
(4)分析原癌基因,一般需要PCR扩增原癌基因。下列物质是PCR扩增所需要必须的物质有(可多选)___________。

A.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B.DNA聚合酶 C.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D.mRNA E.tRNA F.解旋酶G.RNA聚合酶

(5)突变的原癌基因在人体中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与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突变的原癌基因转入细菌中合成的蛋白质,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原因是
(6)根据图中的信息,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提出一种抑制癌细胞产生的方法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