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图解存在的错误是                   
| A.③和④ | B.⑤和⑥ | C.⑦和⑧ | D.⑧和⑨ |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 
|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 
|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 | 
|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如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II5和III11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 B.若II7不带致病基因,则III11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I1 | 
| C.若II7带致病基因,则III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3 | 
| D.若II3不带致病基因,II7带致病基因,III9和III10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18 |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 
|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 
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小麦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小麦杂交,三对性状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则子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
| A.1/4 | B.3/8 | C.3/4 | D.5/8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 A.②④⑤⑥ | B.②③④⑥ | 
| C.①②⑤⑥ | D.①②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