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右图。则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下列哪组是影响叶绿体色素分离效果的关键 ( )
①选取植物②研磨③过滤 ④画滤液细线
⑤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⑥观察色素带
A.①②⑤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⑥ |
科学家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用通过三棱镜的单色光照射水绵,结果是( )
A.细菌均匀分布在水绵周围
B.细菌均匀分布在水绵带状叶绿体的周围
c.细菌集中分布在红光区和蓝紫光区照射的水绵段周围
D.细菌集中分布在黄绿光区照射的水绵段周围
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的二氧化碳体积与吸收氧气体积之比为5:3,是因为( )
A.有l∕4的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分解 |
B.有l/2的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分解 |
C.有1/3的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分解 |
D.有2/3的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分解 |
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蛔虫进行有氧呼吸 |
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0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
D.发酵和无氧呼吸为同一概念 |
分别将4份100mL混有乳酸菌的牛奶装入甲(500mL)、乙(250mL)、丙(150mL)、丁(100mL)4个锥形瓶中,密封保存,其中发酵得最好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