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王国维把诗歌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从哲学上看,“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体现了( )
A.“物”与“境”并没有严格的区分,都是“物”在相对静止下的表现 |
B.诗人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实现“境”与“物”的对立 |
C.诗歌意境是艺术家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
D.诗歌意境蕴含创造性,诗人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
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区域外的国家中,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
①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②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3年4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的演讲中指出:“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这表明( )。
A.中国致力于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
B.中国坚定不移的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
C.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 |
D.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12年,一股正能量在国内和国际得到传递。年末,习近平总书记一句“新形势下,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的话,向世界阐释了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的信心和善意。客观上讲,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有利于( )。
①释放正能量,通过“对话”彻底消除威胁和平因素
②传递正能量,打破“国强必霸”模式,促进世界和平
③提升正能量,坚持“合作共赢”思路,实现共同发展
④积累正能量,实施“韬光养晦”策略,缔结战略同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3年3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对朝鲜实施新制裁的决议草案,以惩罚朝鲜上月进行核试验。对此中方支持安理会对朝鲜核试验作出必要、适度反应。同时,安理会有关行动应有利于实现半岛无核化,有利于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大局,避免局势轮番升级。这说明( )。
A.和平与发展主题受到核威胁发生了本质变化 |
B.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C.我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
D.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这一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
2013年3月16日,中国发表了《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及其运用》白皮书。专家认为,新白皮书深刻阐述了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这说明( )。
①中国越发展、越强大,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捍卫领土主权,维护国家的利益
③中国不愿意与任何国家为敌,竭力表白自己
④中国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自身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