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
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王沔(音miǎn),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

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皇权得到加强 B.汉代的宰相位高权重
C.宰相数量增加 D.宰相由处理政事改为负责监察

唐制规定中男(男丁l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封德彝曾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并得到太宗许可。但魏征拒绝签署文件导致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兵部 C.中书省 D.门下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