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认为:“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以喜事。至稍涉洋务则更有鄙夷不屑之见横亘胸中。不知外患如此其多,时艰如此其棘,断非空谈所能有济。”李鸿章不畏成见,敢于“理财”的表现是 ( )
| A.创办发昌机器厂 | B.创办汉阳铁厂 |
| C.创办轮船招商局 | D.创办京师同文馆 |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
|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 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
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贵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以下近代企业体现李鸿章这一思想的是
| A.上海轮船招商局 | B.江南制造总局 | C.福州船政局 | D.安庆内军械所 |
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唱道:“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曲折历程。若要改变“心酸”“无言”的陈寿亭的命运,从根本上说,应该
| A.引进外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解决技术落后问题 |
| B.大量吸收外资、民间资本解决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低下等问题 |
| C.成立营销团队,扩大营销范围,解决市场狭小问题 |
| D.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
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的“全球分裂”是指
|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
|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 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 A.商周 | B.春秋战国 | C.汉代 | D.隋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