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时带来了望远镜和世界地图,也将《四书》译为拉丁文。随后又有陆续传教士东来,系统介绍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把《五经》等典籍译为拉丁文。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这说明 ( )
①明末清初开始出现西学东渐
②西方文化对明清社会有重要影响
③西方知识界渴望了解中国文化
④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下图是一位艺术爱好者塑的孔子泥雕像,上传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原因是孔子被塑成愁眉苦脸、老泪纵横的样子。这说明该泥塑的主题是表达:()
A.网络恶搞孔子,反映了人们的变态心理 |
B.艺术表达的内涵不是人们所能正确理解的 |
C.先进的文明终要取代落后的文明 |
D.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甚至与其精华背道而驰 |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
1999年,中美关系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而处于低点。1999年11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2001年4月1日,南海撞机事件又给中美关系蒙上阴影。200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2002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访美,中美关系再现曙光。两国关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波折,是因为()
A.中美两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分歧 |
B.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合作 |
C.中美两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合作,从根本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
D.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决定的 |
“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
A.和平统一祖国 |
B.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
C.加强两岸交流 |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