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    )

A.4层 B.6层 C.8层 D.10层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荒漠中,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如图表示某一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的曲线。现围绕此曲线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其数值是恒定不变的
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
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
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 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种群开始呈“J”型增长,达到K值后呈“S”型增长
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
D.因为植物群落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