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和最高原则,从五里岛和切尔若贝利核事故的伤痛,到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阴霾,一次次引发全球对核电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国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不断反思核电安全标准,检查核电安全建设,完善核电安全措施与技术体系,推动核电安全日臻完善。
材料二:国土资源部有关领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在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也引发了众多的地质环境问题。城市成为地质环境问题高发区。中国118个大中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污染。城市地下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地下空间利用对地质环境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加剧,中国一半省份存在地面沉降,50多个城市地面沉降比较严重。
(1)联系材料一,从认识论角度,说明人类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应怎样确保安全。
(2) 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说明怎样解决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IO月2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了《青海省加强行政权力监督与制约的调研报告》,文章旨在总结和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青海省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对监督与制约行政权力发挥的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依据是什么?
(2)政府应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

(18分)列宁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1)为什么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我们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8分)
(2)“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是如何表现出来的?(5分)
(3)怎样才能使我们由“奴隶”变为“主人”?(5分)

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两种哲学阵营?(6分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3)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15)某村一座刚盖好的农宅中不明原因的先后有多人死去,从此再也无人敢住,村子里的人认为此地风水不好,于是便称之为“凶宅”。在这期间,这家住户也曾多次烧香拜佛,乞求神灵的保佑,但终不能制止死人现象的发生。后来村子里进驻了扶贫工作组,工作组的同志认为,“凶宅”发生的死亡现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是有原因的。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后,终于真相大白,祸根就来自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石料。在把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这座农宅再也没有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死人现象。
(1)材料中村子里的人及住户在处理“凶宅”问题上的方法和工作组的同志有什么不同?其结果分别如何?
(2)这个生活中的小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9)

2010年7月10日,在连云港文化艺术中心,亦梦亦真,融合声、光、电等多种技术的大型新视听魔幻剧《梦境西游》,带着千名观众亲身游历“西游记”的梦幻世界。以《梦境西游》为标志,“神话之城”的连云港打出《西游记》这张叫响世界的“文化王牌”,吸附进包括商业演出、文化公园、创意园区等在内的诸多文化产业形态。文化,在连云港正逐渐发力,变成沉甸甸的真金白银。到2012年,连云港的文化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将分别达到200亿元和65亿元。
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连云港的做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