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日,全国各地各界群众举行各种纪念活动铭记历史,缅怀抗日爱国志士。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周年纪念日。
A.64 | B.65 | C.66 | D.67 |
某学生打算戒掉网络游戏,他面临着决策,是今天戒掉呢,还是明天?玩家会过高地估计今天戒掉的痛苦,而过低估计明天所戒掉的痛苦(因为不用今天去切身体会)。正是心理上对今天戒掉的成本(痛苦)的过高估计,造成了戒掉游戏的行为被一拖再拖,如果没有类似最后通牒的期限和强制措施,戒掉游戏的行为只要被拖延一次,就会永远被拖延下去。据此完成17~18题。
17.如前所述,对于学生,他们大多也能理性认识到,如果玩网络游戏上瘾,长期付出的成本要比从游戏中获得的收益大得多,但是,仅仅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不能顺利戒除。这说明( )
A.理性认识往往是不可靠的
B.由认识到行动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决心、毅力决定人们行动的效果
D.客观因素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8.阿克洛夫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拖延行为用数学方法进行了模拟化的分析,最后的基本结论为:拖延行为只要进行一次,就会永远拖延下去,阻止拖延行为的方法是必须有一个类似最后通牒的期限和强制性措施。这说明阿克洛夫对拖延行为( )
①进行了分析 ②进行了综合 ③完成了认识过程 ④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我国科学工作者经过十几年的研究,运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光衍射仪、膨胀仪、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多种实验仪器进行观测,得到了清晰的X射线衍射分析图。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固态物质里面存在着类似于液体的流动状态。这种“类流态”在金属、非金属、矿物等几乎所有材料中都存在,是人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一种物质形态。“类流态”现象的研究,为人们研究地震机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验模型。据此完成14~16题。
14.我国科学工作者的实验研究成果,丰富了人们对物质形态的认识,说明了( )
A.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物质对象
B.客观事物是无限多样和变化发展的
C.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D.客观事物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15.科学工作者利用多种科研工具进行实验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说明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
A.决定人能否获得正确的认识
B.对认识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C.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
D.丰富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6.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深入开展地震研究工作,这体现了( )
A.认识的任务是指导实践
B.正确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最早记录禽流感是在1878年,当时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起初称为鸡瘟。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病源为A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病被称为禽流感。它是危害养殖业的毁灭性病害之一,100多年来,没有发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以上材料启示我们办事情( )
①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并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 ③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④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在新的发展观下审视GDP,可以发现,追求GDP的最终目的,应是人民不断进步的幸福生活,而目前通用的GDP是社会物质及服务生产总量的体现。这个指标的局限性日益突出。正因为如此,人们推出了“绿色GDP”的概念。“绿色GDP”是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拓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功能。但“绿色GDP”在很大程度上也不能反映人类本身的一些追求。有人也就推而广之,提出了“人文GDP”的概念。据此完成9~11题。
9.GDP的改进过程,反映了( )
A.政策的不稳定性
B.人的思维的不确定性
C.人们认识的发展
D.物质世界的发展
10.“绿色GDP”和“人文GDP”是基于而提出的( )
A.人们的认识
B.理性认识
C.社会的发展
D.自然界的发展
11.在新的发展观下,单一以GDP考察干部政绩的情况将得到改进,新的考查体系将更加全面。这属于( )
A.由现象到本质
B.由实践到认识
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的威胁,专家提醒,“水域生态荒漠化”正在逼近。水域荒漠化,罪魁是污染。人们过度捕捞,超密度繁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可见( )
A.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的发展起消极作用 |
B.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
C.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
D.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