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统计局近期公布上海劳动力资源与就业状况:(见下表)
三大产业在业人口占在业人口总数的比重
(1)图表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浦东的开发开放抒写了精彩华章,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1)2010年是浦东开发开放多少周年?
(2)列举两个2009年以来落户浦东新区的项目。
2009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
A. | 保护生态.实现粮食安全 | B. | 预防灾害,实现粮食安全_ |
C. | 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 | D. | 保护耕地,实现粮食安全 |
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图1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分析说明图1、图2之间的相互关系。
(3)电脑普及率将呈何种发展趋势?从不同角度举出两条理由。
2005年3月发行的某5年期国债于今年到期归还本金井支付全部利息,年利率3.81%.
不计复利.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发行时购买的1万元该国债,今年到期后可以获得多少利息?
(2)从理财的角度看。人们购买国债的理由有哪些?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够"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2)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