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实验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分析产生该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②乙醇加入量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
③乙醇加入量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 ④未加碳酸钙粉末,叶绿素分子已被破坏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水槽左室加入50ml含少量K+的溶液并插入负电极,右室加入50ml含大量K+的溶液并插入正电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隔板小孔处的薄膜通常由一层磷脂分子构成 |
B.通电前后,右室中的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
C.若将含K+的溶液换成含Ca2+的溶液,实验结果相同 |
D.本实验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阳光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如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吸收CO2和释放O2气体量的变化,据此正确的是分析是()
A.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
B.光斑照射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加 |
C.光斑照射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 |
D.光斑移开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减弱 |
如右图P1、P2为半透膜制成的结构,且在如图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A室内蔗糖溶液浓度为2mol/L,B室内蔗糖溶液浓度为1.5mol/L,C室内蔗糖溶液浓度为1.5mol/L,实验开始后,P1、P2分别如何移动()
A.P1向右、P2向右 | B.P1向右、P2不动 | C.P1向左、P2不动 | D.P1向左、P2向左 |
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红细胞,下图表示物质吸收量变化正确的是()
下列对于生物体内物质或细胞的理解正确的是()
A.酶、受体、载体蛋白都具有专一性 |
B.神经递质、甲状腺激素和纤维素酶发挥作用后都将失去活性 |
C.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一定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
D.细菌代谢速率快,是因为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