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岩石缝隙中充满了空气和水(固态或液态),箭头表示岩石的位移方向,读图完成问题。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作用是
A.风蚀作用 | B.水蚀作用 |
C.风化作用 | D.张裂作用 |
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流水 | B.风力 |
C.冰川 | D.温度 |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P地位于T地的
A.东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西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若该日一架飞机在F地日出时起飞,飞往T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
A.西北、6小时 | B.东北、5小时 |
C.东南、5.5小时 | D.西北、5.5小时 |
该图是沿某一理想大陆45º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 |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 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 |
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A.②吹向① | B.④吹向⑤ | C.⑤吹向④ | D.④吹向② |
该图为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完成问题。图12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形成“地球变暗”的大气热力作用主要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