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
| 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 |
|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 |
| 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 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
|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
| C.促进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 |
| D.促进细胞融合 |
某DNA片段中的某个碱基对缺失,该变化属于()
| A.基因重组 | B.基因突变 |
| C.染色体结构变异 | D.染色体数目变异 |
我国首只虎狮兽2002年在南京红山动物园诞生,虎狮兽是由雄虎和母狮杂交产生的后代。下列对此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虎狮兽是动物中的一个新物种 |
| B.虎狮兽无繁殖能力,因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 |
| C.虎狮兽再与虎或狮杂交,均能生出杂种后代 |
| D.雄虎与母狮能杂交且能产生后代,所以不存在生殖隔离 |
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1870年以来,S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年份 |
1870 |
1900 |
1930 |
1960 |
1990 |
| S基因频率(%) |
10 |
50 |
65 |
50 |
12 |
A.1870年,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
B.从1900年至1960年,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
C.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D.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
|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