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DNA彻底水解,产物为( )
A.脱氧核苷酸 B.核糖、磷酸和A.T.C.G四种碱基
C.核糖、磷酸和A.U.C.G四种碱基 D.脱氧核糖、磷酸和A.T.C.G四种碱基
如图所的减数分裂某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 |
| B.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结束 |
| 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
| D.姐妹染色单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
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 A.③→⑥→④→①→②→⑤ | B.⑥→③→②→④→①→⑤ |
| C.③→⑥→④→②→①→⑤ | D.③→⑥→②→④→①→⑤ |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
|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
|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
右图为真核细胞中某生理过程形成的杂交分子片段,该分子片段中共有核苷酸
| A.8种 | B.7种 | C.5种 | D.4种 |
下列与遗传的物质基础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培养皿中,加入S型活细菌的DNA,经过培养,显微观察发现有两种类型细菌 |
|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思路是把DNA和蛋白质区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 |
| C.若用31P、35S培养基培养细菌,用32P、32S共同标记噬菌体,其子代噬菌体DNA既含31P又含32P,但其蛋白质外壳只含35S |
| D.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使用95%的冷酒精是为了溶解DNA,减少杂质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