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催化作用于需要适宜的pH,在设计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实验中,相关实验变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实验中不同实验组中唯一可以改变的变量是溶液酸碱度 |
| B.实验中可以通过反应后溶液遇到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量反映酶催化效率 |
| C.可每隔一定时间向同一试管中加入适量HCl或者NaOH实现反应溶液pH的变化 |
| D.各组实验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相同的反应时间等条件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不同的 |
| B.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
| C.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
| D.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显性。小明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如右图所示。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是皱粒 |
| B.①、②、③、④都是黄色 |
| C.④的基因型与P2相同 |
| D.①是黄色皱粒,④是绿色皱粒 |
关于科学家及其成就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 B.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C.萨顿类比推理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
| 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
下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
| A.精细胞 | B.卵细胞 |
| C.初级精母细胞 | D.次级精母细胞 |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不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
| B.丙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 |
| C.乙处于是有丝分裂后期 |
|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