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平衡体系mA(g)+nB(g)===pC(g)+qD(g) ΔH<0。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m+n<p+q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m+n=p+q,则往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
D.若改变条件使平衡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饱和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①Cl2+H2O
H++Cl-+HClO ;②HClO
H++ClO-,将饱和氯水倒入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相应分析结论错误的是
| A.加入CaCO3悬浊液,CaCO3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
| B.加入澄清石灰水,c(H+)一定减小 |
| C.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可能为c(Cl-) +c(ClO-) =c(Na+) |
| D.通入过量Cl2,①、②均向右移动,溶液pH减小 |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规律 |
结论 |
| A |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 |
用亚硫酸溶液无法制取硫酸溶液 |
| B |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越快 |
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升高温度,Na2O的生成速率加快 |
| C |
金属越活泼,其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
Fe3+的氧化性弱于Cu2+ |
| D |
Ksp小的沉淀易向Ksp更小的沉淀转化 |
CaSO4悬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可生成CaCO3沉淀 |
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仪器或试剂都能用到的是
| A.中和热的测定(量筒、温度计、酒精灯) |
| B.从溴水中提取溴单质(分液漏斗、无水乙醇、玻璃棒) |
| C.探究浓硫酸与铜反应的产物(蘸有碳酸钠溶液的棉花团、蒸馏水、烧杯) |
| D.制氢氧化铁胶体(饱和FeCl3溶液、NaOH溶液、胶头滴管) |
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硫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在空气中变成蓝色:4I-+O2+2H2O==2I2+4OH- |
| 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4e-+2H2O==4OH- |
C.氨气催化氧化生产硝酸的主要反应:4NH3+7O2 4NO2+6H2O |
| D.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32-+2CO2+2H2O===H2SiO3+CO32- |
下表为截取的元素周期表前4周期的一部分,且X、Y、Z、R和W均为主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
||
| Y |
Z |
R |
| W |
A.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都大于2
B.X、Z原子序数可能相差18
C.Z可能是氯元素
D.Z的氧化物与X单质不可能发生置换反应